同為共享出行的兩個大業務,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,低頻需求的P2P租車風頭似乎一直難壓專車的鋒芒。咱們先來看一組數字,近日,Uber正計劃進行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,如果成功其估值將超過600億,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。9月9日滴滴快的CEO程維確認滴滴快的完成一輪最新融資,融資額達30億美元,此后它的估值將達到165億美元。
相比運營專車為主的公司RelayRides、GetAround和Wheelz等美國P2P租車公司的融資情況并不怎么理想,反觀中國P2P租車公司發展更要好一些,傳聞近期入局較早的PP租車已完成5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,而后入局以華南市場為主的快快租車也在5月份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,另外幾家P2P租車也都有不同規模的融資。雖然相比國外市場中國P2P租車發展的還算快速,但同滴滴快的等專車巨頭們對比尚有不小的差距。
不過,10月10日新政下發后,天平似乎開始向P2P租車傾斜。專車合法化后算是好事,但一些條例很明顯會大大抑制專車發展:“乘用車使用性質登記為出租客運;網約車經營者、車輛和駕駛員實行許可管理,需滿足一定條件,如駕駛員需3年以上駕齡;網約車應出具發票;禁止私人小客車合乘或拼車、順風車等名義提供運營服務?!睋ひ延胁糠謱\囓囍鲗④囕v轉而放在P2P租車平臺上,根據新快報記者的采訪某專車司機吐槽半年虧損10萬,另有很多專車司機表示目前的哥的收入已超多數專車司機。
除了外部的變化,中國P2P租車領域內部也開始了各種探索,如北汽帶頭發起了“ReadyGo 綠動”項目將分時租賃概念引入共享租車,試圖解決共享租車低頻問題,或能給P2P租車帶來新思路。還有快快租車與互聯網金融公司Formax合作,首次將汽車金融概念引進P2P租車領域。無論外部壓力還是內部創新,P2P租車逆襲專車的機會似乎已經來了。